孩子頻繁說臟話?試試這樣做新聞稿
有研究發現,對待孩子說臟話,父母越是不讓說,孩子就越好奇。
好奇心和逆反,是人的天性,孩子也不例外。
雖然我們有權利要求孩子不說那些禁忌語,但管得太嚴卻容易事與愿違。面對禁令,孩子會產生一種打破禁令的沖動。
發展心理學博士迪迪埃·普利克斯說: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孩子明白真正的臟話是什么意思。”
當孩子說臟話的時候,不妨試試下面這些方法:
學會運用“叛逆育兒法則”
叛逆育兒法則,是75位幼兒教育專家近40年授課經驗和智慧的匯集,它完全建立在孩子的成長規律上。
在育兒這件事上,父母可以適當地叛逆一下。簡單地說,就是允許孩子說難聽的話。
聽到臟話從孩子嘴里蹦出來時,我們往往會火冒三丈,或是高度緊張地盤問孩子:“這些話你是跟誰學的?”
在娃看來,僅僅是一個罵人的詞匯,就可以讓爸爸媽媽反應這么大,這可太有趣了!
孩子們享受這些詞匯所產生的震驚效果,于是,就會時不時地用這些新奇的話來引起大人的注意。
不妨試試“叛逆法則”,孩子說了某句臟話的時候,不妨“遲鈍”一點,別把它當回事,不要讓娃從你的反應中得到樂趣。
只需要用與平時一樣的語氣簡單回應即可。如果我們對臟話沒有什么激烈的反應,孩子也會漸漸失去興趣。
以身作則,給孩子示范正確的情緒表達方式
如果我們不希望孩子“有樣學樣”,那自己也需要做好表率。
每當你想說臟話的時候,千萬提醒自己:我還有娃!
可以試試用“糟糕”“過分”之類的詞來取代一些發泄情緒的臟話,記得別那么直白哦。
《積極教育》的合著者,兒童發展領域的專家勒杜克博士認為:通常,孩子說臟話的現象會轉瞬即逝。
我們要給孩子解釋為什么不使用它們,他們明白了,就不再說了。
所以,聽到孩子說臟話的時候,我們大可不必緊張、焦慮、憂慮。
冷靜面對,學會分析情況,引導孩子說出背后的原因,就能更好地幫他們度過這個特殊的時期。